“白蟻是社會性的蟑螂。這句話的確會讓人覺得奇怪,因為白蟻和蟑螂看起來是如此不同,但對于動物來說,隨著行為的改變,樣貌也發(fā)生改變并非罕見。有名的社會性昆蟲——螞蟻——很可能就是黃蜂演化出來的。

白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二億五千萬年歷史,除具有適宜其生存的食宿條件和自身的營群落特性外,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白蟻的繁殖能力。白蟻的繁殖靠群體中的蟻王和蟻后這類生殖性的個體,尤其是蟻后,有極其膨大的腹部和發(fā)育完全的生殖器官,主要起交配產(chǎn)卵的作用。蟻后和蟻王在整個巢群中數(shù)量少,但作用卻十分重要,一旦失去生殖性的巢群,必定要有新的補充型生殖蟻,否則這樣的巢群不僅無法擴展群體,繁殖后代,而且整個巢群將無法協(xié)調(diào),后失去控制,直至毀滅整個群體。

“讓蟑螂演化成白蟻的關(guān)鍵,就是出現(xiàn)了吃木頭的能力,”Paul解釋道:“它們還逐漸失去了卵鞘,有些后代成為了工蟻和兵蟻。

光線
白蟻長期在營巢內(nèi)隱蔽生活,就多數(shù)個體而言是畏光的。然而,白蟻群體的擴散、發(fā)展,卻離不開光的環(huán)境,有翅成蟲飛離群體時都有趨光習性。閩臺乳白蟻、黑翅土白蟻常在傍晚分群,飛離群體的有翅成蟲具很強的趨光性;黃翅大白蟻在凌晨,月光明亮時進行。所有的有翅成蟲都明發(fā)育完善的單眼和復眼,和其它許多昆蟲一樣,對光有強烈的正反應(yīng)——趨光性。因此,白蟻有翅成蟲飛離舊群體,建立新群體,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。
http://didem.cn